逾半富豪買豪宅贈子女
資料來源:2007/10/10 聯合報 B6理財八達通版
【記者孫中英、許佳佳/台北報導】賺錢難,但想不花什麼成本就將財富移轉給第二代也很難。銀行業者觀察,近年來有錢人資產規畫,以購買豪宅和成立公司最流行。
遠東銀行財稅顧問戴素雲說,購買豪宅可同時達到資產增值及節稅,最適合40到60歲的有錢人將資產移轉給下一代。他說,高資產族群中,大概每10人就有5人會選擇購買豪宅給下一代。
竅門Œ
豪宅 別拿錢讓子女買
他解釋,投資豪宅做資產移轉,最好不要直接送現金給子女買豪宅,不如父母買下後再過戶贈與,有兩個竅門;一是市價遠高於課稅價值,即使坐落在台北市最精華的信義區、大安區的豪宅,市值和公告現值都有很大落差,例如豪宅市值達1億元、但公告現值(即課稅價值)可能僅3000萬元,立即可「縮小」贈與的資產總額7000萬元。
竅門
貸款 負債放大可省稅
此外,貸款還可以成為另一個資產移轉和節稅關鍵。例如,買1億元的房子,用下一代的名義向銀行借8000萬元,此時8000萬元就變成負債,此時若發生繼承事實,當事人還可能因為「負債放大」,還可以節省不少遺產稅。
竅門Ž
成立公司 資產悄悄搬
至於成立境外或境內投資公司,則是各大有錢家族長久以來的資產搬家方式,且多半可以將上市櫃股票等資產轉出去。
戴素雲解釋,成立投資公司後,有錢人會將上市櫃股票逐漸轉手給這些「投資公司」,由於買賣行為不用課證所稅,這種轉手股票過程只需繳證交稅,但當事人可拿回「一堆現金」,這些大筆資金可以直接匯到境外,或拿來買鉅額保單。
戴素雲說,很多上市櫃公司最後的控股權都在一些不知名的投資公司手中,就是因為其中有層層的轉手交易,這些轉移過程都有專業會計師負責規畫,追蹤起來頗花時間。
|